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凯恩斯诞辰日:他的思想启蒙了一代代政策制定者

彼得•特明、戴维•瓦因斯
2021-06-05 07:3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编者按:

2021年6月5日,是“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诞辰138周年。

为此,我们选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特明、牛津大学教授戴维•瓦因斯合作撰写的《凯恩斯思想小史:繁荣的钥匙》一书的中文版序言,希望对您进一步了解凯恩斯思想有所助益。

《凯恩斯思想小史:繁荣的钥匙》,彼得•特明、戴维•瓦因斯 著,王子约 译,刘培林 校,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生于英国,当时正是全球化的第一波高潮。他首次以富有启发性的经济理论,阐明了世界经济应该怎样被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管理。他在自己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者的职业生涯中,将这些思想付诸实施:1944年成立于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落实他的思想。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而言,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凯恩斯关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价值。

将凯恩斯关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思想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撰写了这本关于凯恩斯的书。非常令人吃惊的是,凯恩斯围绕国际经济学所进行的工作,常常被忽视。事实上大部分人认为他只分析单个国家的经济学问题。凯恩斯在他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阐明了为什么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把一国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而不能零敲碎打地每次只关注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按人或按产业一个一个地加以分析。

在单个国家经济的系统观的基础上,凯恩斯更进一步,向我们揭示出,一次只分析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不足以解决全球问题,而且他还指出,不同国家决策者制定的政策要加以协调,以保证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表明的那样,凯恩斯的职业生涯从1919年出版名著《和约的经济后果》开始,到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他的生命后期结束,他一生的工作都在朝着这个国际目标而努力。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环境之下,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着眼于国际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凯恩斯出生之时,大英帝国统治着世界。但是当他1946年逝世时,英国的政策制定者单靠他们自身已经无法管理世界经济了。然而,凯恩斯的思想启蒙了美国的整整一代政策制定者,并为他们所采纳。他们领导世界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国际秩序,在这个开放秩序之下,国际贸易伴随着各国国内持续的改革而日益增长,一个持续60年的耀眼的经济增长期由此而生。美国的丰裕扩散到欧洲和日本,之后到了东亚的“奇迹”国家和地区,最后到了中国。但是,这个全球繁荣期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终结了。

这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复苏步伐非常缓慢,国际经济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同时,美国的实力大幅下降。与一个世纪前英国所经历的情形相类似,美国政策制定者丧失了他们管理世界经济的能力,而且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国内。一百年前国际经济政策制定的领导地位由英国转向美国;与此相仿,今天则正在由美国转向中国。

中国勉力使国际经济体系保持20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后期那样的开放性,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过,从美国和欧洲形势演变来看,这一开放的国际秩序正面临风险。这意味着中国现在需要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大。

对于需要迎难而上应对这些全球挑战的决策者而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毕生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20世纪30年代早期大萧条肇始之时,欧洲和美国所采取的应对政策受到金本位制这一僵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掣肘。金本位制捆住了各国政府的手脚,使之无法按凯恩斯当时的建议,采取扩张性政策应对经济下行。相反,当时却采取了节俭财政政策,全球经济因此雪上加霜,实际衰退程度远甚于本可能发生的情形。最终结局是希特勒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大战爆发,大萧条所导致的高失业率才最终结束。

最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应对政策,更加贴近凯恩斯思想,这与大萧条爆发之初的应对方式迥然不同。2008年11月,G20政府首脑们在华盛顿峰会上决定,随着经济活动萎缩和财政收入减少,他们将放手让公共部门赤字扩大,而不去增加税收。而且,2009年4月,G20政府首脑们在伦敦峰会上决定采取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措施。

但是,2010年6月,G20政府首脑们在多伦多峰会上改弦更张。从那时起,决策者的态度复归于20世纪30年代的情形,美国、德国、英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采取了节俭财政政策。凯恩斯不会支持他们的做法。许多观察者认为,美国和欧洲在那之后所出现的令人不安的政治变化,和节俭政策颇有关系。

20世纪30年代,追求节俭财政政策的国家开始采取“以邻为壑”的行动,这些国家的所作所为,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复苏。各国纷纷以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和刺激本国就业,但这是以减少其他国家的就业机会为代价的。非凯恩斯主义的节俭政策恶化了就业形势,自然而然却又不幸地导致了“以邻为壑”的做法。1944年凯恩斯和其他人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围绕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开展的工作,目的就在于预防这种做法日后再现。

2010年到现在,保护主义势头固然没有明显强化,但不少国家诉诸汇率贬值,旨在刺激出口、抑制进口。这种做法的目的,与20世纪30年代以损害他国就业机会为代价促进本国就业扩张的保护主义,是一样的。历史再次重现:这种做法本意是缓解节俭财政政策导致的失业问题,实际后果却是加剧国际竞争和紧张关系。今天我们看到对保护主义的兴趣日渐增大。倘若凯恩斯面对如此情境,他定会主张各国密切合作,进而促进所有国家都实现复苏,而不是每个国家自顾自地采取损人利己的做法。

决策者懂得我们上述所分析的困难并明白规避这些困难的途径,这一点很重要。中国开局良好。危机甫一爆发,他们就采取了与其他国家显著不同的应对政策。面对危机,尤其是面对自身出口收入下降,中国所采取的政策不是“以邻为壑”地贬值人民币,相反,中国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这既有益于中国,也有益于世界其他地区。

我们力图使非经济学专业人士都能比较容易地读懂本书的内容。事实上,我们希望即使是对经济学所知甚少的人士,也能读懂本书。正如我们在英文版序言中所表明的那样,我们主要用文字表达凯恩斯的思想,只使用极少量简明的图示。经济学家们凭借复杂数学模型博取名声,但本书中没有这些东西!

此外,我们将凯恩斯的思想置于历史背景当中加以介绍。我们阐明了他的思想在解决他所处时代的问题时,如何大扬其威。我们也阐明了,他的思想在帮助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共同的经济问题上,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作者彼得•特明为麻省理工学院伊莱沙•格雷二世荣休经济学教授,戴维•瓦因斯为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经济学教授,本文为《凯恩斯思想小史》中文版序言,略有删节,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